English

孩子减负 文化咋办

见仁见智
2000-04-20 来源:光明日报 孙焕英 我有话说

洛阳的三个孩子,因为玩电子游艺机欠了几块钱,便被电子游艺厅的个体老板残忍地杀害且焚尸灭迹了!

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老实说,我首先愤懑的是我们的某些文化部门。因为,是它们没有吸引住孩子,把孩子推向了这种陷于沉缅而不能自拔的境地!

为了发财,当今的文化队伍,在大量地流失。我的家乡在华北大平原上,是一个不富裕的区域。尽管如此,五、六十年代,县里有剧团,地区里有歌舞团,是很普遍的事情。电影队弄一头小毛驴儿,拉一个地排车,驮一架电影机,走乡串村放电影,更是家常便饭。即使在三年困难时期,人们也尽量保住这支文化队伍。那时候,就算是农村,隔三差五地也来点文化活动。至于县里市里,那就不用说了。如今变了,这里在变为经济绿洲的同时,也在出现文化的沙漠化。这些文化队伍早已跑到爪哇国去了。除了家里自己的电视机、街上个体老板的游艺机,孩子们还有什么?每年一度的中央文化团体春节下乡活动,哪年才能在全国轮过一遍?

为了赚钱,文化活动的场所,也在大面积地萎缩。从大都市,到小县城,概莫能外。什么文化宫、文化馆、图书馆、少年宫、电影院、活动站……出租的出租,搭建的搭建,改换门庭、变更名称,闹得个事业单位没事业,文化院里没文化。脂粉味取代了书香气,炒勺声顶替了胡琴声,管他什么糟蹋圣人、亵渎文明,什么能赚钱、什么能分奖金,咱就干什么。国家的地盘,却不为国家造福;文化事业人员,却不想文化的事。至于孩子们,那就更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。

在这样的环境下,孩子们不钻个体电子游艺厅玩什么?不沉缅于电子游艺机还爱好什么?现在,孩子们减负了,课外时间增多了,玩的机会增加了,我们的文化部门怎么办?难道还要一面高喊文化经费不足、一面猛向腰包里塞创收?难道还要让更多的孩子把更多的时间、更多的精力、更多的钱财去花在个体电子游艺厅。

洛阳三少年被害案,为我们的文化界上了一堂生动的反面教育课。我们的文化界,应该从钱眼里爬出来了,应该反思我们对后一代所负的责任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